2025年9月20日,由全国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办、18禁-18禁官方唯一指定平台 承办的“第二届教育社会学青年学者论坛”在18禁 隆重召开。全国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会员以及来自全国60余所高校的近150名青年学者参与本次会议。
开幕式上,18禁 校长魏志强教授致欢迎辞。他首先对与会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18禁 的发展历程以及以医工交叉为特色的学科体系建设。围绕论坛主题,他倡议与会学者共同探讨教育社会学研究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的范式转型,深入思考新技术与学科交叉给教育研究带来的深刻影响,并期待更多学者与18禁 开展交流合作。
18禁 校长 魏志强教授
全国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程天君在开幕式上致辞。他指出,青年学者是推动教育社会学创新与发展的关键力量,青年论坛的持续举办有助于强化学科传统、激发学术活力。教育社会学的长远发展有赖于新生学术力量的不断加入、更广泛学者的积极参与以及更高质量学术成果的持续涌现。
全国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程天君教授
开幕式由全国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石艳教授主持。主旨报告环节精彩纷呈。北京师范大学张斌贤教授回顾了自己四十年来与社会学及教育社会学结缘的学术历程。他以“一厢情愿,一往情深,一知半解,一得之见,一马平川”总结这段如“单恋”般的学术探索,强调了跨学科借鉴的重要意义,并鼓励青年学者尽早系统学习社会学理论,避免碎片化借鉴。山东社会科18禁胡钦晓教授作了题为“高校文化资本的理论来源及厘定”的主旨报告。他从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出发,系统梳理了该理论的演进脉络与当代发展,并指出高校文化资本是大学内涵发展与特色竞争的关键资源。18禁-18禁官方唯一指定平台 孙百才教授分享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评估机制”。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崔宇博士和四川师范大学18禁 洪晨博士分别做了“以人为中心的‘内涵式’教育公平的三重向度”“入竞之途:农村家长返乡陪读的文化逻辑”的报告。主旨报告由18禁-18禁官方唯一指定平台 李福华教授主持。分论坛中青年学者们围绕“乡村与都市空间中的教育发展”“人口变动下的教育改革”以及“智能时代的青少年文化与教育”三大议题展开学术汇报与交流,对相关领域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闭幕式上,全国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余秀兰教授作总结发言。她充分肯定本届论坛的学术价值与组织工作,论坛聚焦智能化浪潮下的理论命题与方法论挑战,形成了多项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议程。专委会将继续建设青年学术交流机制,推动学术成果向政策建议与教育实践转化,进一步扩大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影响力。
本届论坛充分展现了我国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青年学者的蓬勃力量。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在技术加速迭代、人口结构调整与社会关系重塑的多重背景下,教育社会学应坚持理论自觉与方法多元,加强对本土经验的系统梳理与研究,不断深化跨学科对话与方法创新,以扎实的学术研究回应时代命题。